首 页
公司简介
神康治疗仪
治疗原理
使用指导
产品荣誉
论文发表
政府支持
附件购买
售后服务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发表>>论文汇编

针灸、无针针灸与生物电技术
发布时间:2018-07-31 丨 阅读次数:7710

摘要:回顾从19世纪到现在,国内外电针疗法的发展源流,介绍几类电疗器具的特点,阐明针灸技术的发展伴随着针灸器具的改进,形成由非金属到金属再到电针,从有创伤刺激到无创伤电疗的发展趋势。经络生物电理论与经络生物电技术是传统针灸学术思想和电针疗法的突破。

关键词:针灸 电疗 经络生物电 综述 创新

Acupuncture, needle-free acupuncture and bio-electricity technology
Liu Wenhui1  Zhai Xi2  Zhao Tianshuo3  Wang Yuling4

Abstract: Review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acupuncture therapy in China and around the world from 19 contrary to now. Introduce several kinds of electro-acupuncture device. Illustrate the development of acupuncture technology is accompanied by the improvement of acupuncture device, form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from non-metal needle to metal needle, from invasive stimulation to non-invasive electrotherapy. Channel bio-electricity theory and channel bio-electricity technology are breakthrough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academics and electro-acupuncture therapy.
Key words: acupuncture, electrotherapy, channel bio-electricity, review, innovation 
一、背景
针灸是祖国医学的起源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医发展3000多年的历史,针灸一直是传承者中医治疗技术精髓,针灸二字的含义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针”,即针具;二是“灸”,即治疗的意思,而这种治疗技术与热能有关。针灸作为中医技术承载者中医的神奇,之所以神奇,因为我们不知道针灸的原理是什么。
针灸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然而,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能够总结出的针灸发展历史都是围绕着针具和针灸的位置(穴位)。因为针灸是以经络为基础的中医技术,在经络的本质得以研究明确之前,针灸的发展也只能是如此。
二、针具的发展----金属针代替了骨针石针
针具的演变大约经历了箴石阶段、金属针阶段和电针理疗仪器阶段,它是人类生产技术史在针灸医学领域里的体现。从箴石到不锈钢针的发展过程,尽管只是制做针具的材料上的变化,即从早期的粗大骨针到金属针具,却使得针灸的疗效产生了一个飞跃,因此,石针骨针也基本结束了针灸针具的历史使命。这个疗效的飞跃给我们了一个启示,就是针灸可能与导电性相关,首先我们知道金属的导电性,那么,针灸是以经络理论为基础的技术,说明经络可能与电相关。可惜的是,当时没有去深入研究是什么带来了这样的疗效飞跃。
在石器时代,针具是以砭石、骨针和竹箴为主。砭石、骨针和竹箴等针具时代的结束,意味着针灸技术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针具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物理学的发展直接推动了针具与针灸学的发展。
三、电针的发展----电针近400年的发展却没有取代针灸技术
1、电针技术发展迅速
从人类对电有了认知以后,对电生理的研究促进了针灸技术与电刺激的结合,从而引起了金属针具和到现代大量电子理疗仪器的产生与应用。
1810年法国医师白利渥慈(Louis Berlios)氏,在欧洲第一次施行针术,并提出在针上并用电流的想法开始,人类开始了电针灸的研究,至今已经有200年的历史。
临床上最早使用的是电子管产生的脉冲电针仪(1934年由唐世丞用于临床),但没有推广。1953年由西安朱玉龙为代表开展电针仪的临床研究,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使电针仪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到了60年代,以G6805型为代表的低频脉冲电针仪得到进一步推广使用。
据统计,1959年在上海召开的全国中医经络针灸学术座谈会上,使用电针的研究资料仅占12.2%;1979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上,电针相关资料以达57.2%。目前,脉冲电针已被广泛应用于针灸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全国每天用电针处置的患者已接近于针灸科总病例的半数以上[4]。
为解决电针仪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电解、电泳、电离以及电适应现象,曾先后研制了调制脉冲波电针仪、声波电针仪,从而克服了在临床上的电适应现象。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人们又研制出了多功能电针仪,使其能同时输出规律脉冲、调制脉冲、声电波等三大类电针参数的脉冲电,还附有耳穴探测装置。
如上所述,电针治疗仪的发明是传统的针灸学与现代科技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市售的电针治疗仪有上百种之多 ,品牌型号各不相同 ,但治疗的方法和原理是大同小异的,主要是在针刺作用的基础上结合电刺激,通过穴位电刺激的方法来加强和维持得气感,以提高针灸临床疗效。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电疗仪输出波形为连续波、疏密波、断续波以及各种调制波,频率一般低于1000Hz,刺激部位的面积比较局限,一般为穴位或神经肌肉兴奋点。
2、现代电疗技术的分类以及与其他几类相关理疗技术的比较
现代电疗仪器发展迅速品种繁多,各种型号功能难以计数,但临床疗效参差不齐,产品质量标准难以控制,指导理论和功能原理无法统一,从而造成名目繁多的电疗仪器充斥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另外,其他物理因素也越来越多的和传统针灸理论结合,根据经络和人体组织的物理特性,发展出多种治疗技术和治疗仪器。通过对常见电疗技术和相关理疗技术原理的分析,可以以其所应用的物理因素特点进行分类如表1所示:

3、电针的延伸
近几十年来针灸疗法与电、磁、光、声等技术相结合,从而研制了各种各样的电针灸器材,如灸疗仪,激光腧穴治疗仪,微波、超声波治疗仪,离子导入仪,磁疗仪,经络生物电治疗仪等非针刺电疗器械,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随着经络实质研究的进展,尤其是生物电假说的提出,又使传统电针灸疗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呈现出与现代科技成果和创新理论紧密结合的特点
一般来讲,电针法是用电针仪输出脉冲电流,通过毫针等作用于人体经络腧穴,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电针法是毫针与电生理效应的结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手法捻针的工作量,现在为临床普遍的治疗方法[1]。
在中医经络学说的指导下,据日本50年代提出的“天平(平衡)”疗法的原理,出现了经络治疗仪,适应针灸科、推拿科、理疗科常见病[3]。在电针基础上,人们根据经络学说与现代生物电子运动平衡学说,于1970年研制了经络导平治疗仪利用高电压、小电流、低频率导通经络,即调整生物电,推动气血运行,解除气滞血瘀,激导体内的“生物电子”由不平衡转化为平衡状态,从而使机体康复[1]。尽管很多设备都会冠以经络或生物电等理论与描述,但是这些描述实质上都处在经络或电生理水平上。
4、电针的困惑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理论水平的提高,各种依托于现代技术与新学说的仪器不断涌现,但是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和和误区。
(1)现在绝大多电疗和相关理疗技术倾向于和针灸疗法相结合,无法解决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的矛盾,注重对穴位和特定部位进行局部刺激,忽视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观,从而治疗范围有限,副作用明显,疗效不准确、不科学,市场认知度差,严重束缚了新技术的发展和提高
(2) 新技术在应用于临床的同时,其基础理论研究不够完善,机械地将物理因素同针灸技术叠加,既没有超越针灸理论范畴也没有规范的临床科学论证。从而大量原理相同,功能相近的仪器充斥市场,无法融入到主流医疗技术之中。
各种新问世的针灸电疗器材在理论上缺乏支持,原理上趋于雷同,疗效上不够确切,因此无针针灸为何不能够取代针灸?近百年来对电生理的研究又一次促进了针灸技术的发展,即所谓无针针灸的诞生,然而,无针针灸的疗效并没有真正超越传统的金属针针灸技术,因此无针针灸并没有引起针灸技术疗效的飞跃。
四、经络生物电技术与经络生物电共振治疗仪
2007年北京大学王玉玲博士提出新的经络生物电假说,即经络是生物电在体内的流动轨迹。据此提出的经络生物电疼痛假说认为疼痛的中医理论是经络,如果经络是生物电,那么疼痛与经络生物电应该相关。西医的研究证明,疼痛是通过神经传导的一种感觉,神经又是生物电活跃组织,当机体内外的一些因素,影响了体内生物电流动的规律,最终影响了神经自有生物规律而感觉疼痛。因此,经络生物电疼痛假说认为疼痛与生物电有直接关系,即疼痛是经络生物电规律的异常变化,而引起神经生物电的规律变化所致。 
根据经络以上特点,结合人体功能分析发现,人体内的另一个已知的物质循环体系并具备上述五性特点的是人体生物电。生物电的研究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生物电存于体内,具有生物性、整体性、传导性、物质性和非结构性[5]。
在经络生物电假说中,对经络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即是经络是生物电在体内流动的轨迹。从这个定义上可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生物电是经络的主体;第二,流动与传导是经络的本质;第三,既然是轨迹,就不可能有一个独立的、固定的解剖结构。因此,生物电在体内根据生物体内不同位置、不同空间电阻的大小而流动着,体现着生命的本质。在探讨经络的物质性研究中,本研究首次将疾病、经络通络和电生理理论有机结合,建立了经络生物电疗法。结合了针灸技术,避免了针灸的潜在危险;结合了经络理论,建立了通络技术,使治疗效果显著提高;结合了电生理学,创新性地发展了电疗技术[5]。
五、经络生物电技术的优势
中国传统的的针灸治疗技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依然有着其独特的吸引力与生命力,但是要想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变化,要想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同,要想走向世界继续传承下去就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支撑。而电疗技术二百多年的发展过程恰恰证明了针灸与电疗结合的巨大优势,人们分别从探索经络实质和改进诊疗技术及仪器性能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缺乏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支撑造成了治疗技术与仪器发明突破的障碍。
直到北京大学王玉玲博士提出系统的经络生物电假说以后,这种多理论混杂的情况才有望得到改观。基于经络生物电理论而发明的经络生物电疗法(王博士疗法)和经络生物电治疗仪,在临床上则取得了相当满意的效果。运用该技术,患者从以往打针吃药的痛苦中解放出来,消除了患者对传统针灸的惧针感,既保留了传统针灸整体观念、调整经络气血的理论技术优势,又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予以支持和证明;不仅提高了疗效、使诊治有据,更为祖国传统针灸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利于现代科学体系和世界人民的接受。

可见,经络生物电疗法比起传统针灸、电疗技术具有不打针、不吃药、无创伤、无痛苦、疗效快、无副作用、患者乐于接受等特点。因为,具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规范的临床实验研究,运用经络生物电疗法进行治疗的疗效可重复性非常好,标准化程度高,利于大范围推广和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其原理符合传统针灸理论与现代生物电理论,是二者优势的完美结合,符合未来电疗技术和针灸技术的发展趋势。
六、总结与结论
在几千年的传统医学和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相互碰撞与融合的当今社会,人们对生命与健康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对自然、养生和科学、高效亦趋之若鹜。鱼与熊掌能否得兼?在无数充斥于市场的电疗仪器之中,医者与患者如何辨别良莠?各种以中医为名科学为幌的医疗技术产品到底是对中医与科学的发展 还是诋毁?相信唯有科学本身能够给出答案,唯有科学的论证与临床的疗效才能作出最终的宣判。
经络生物电学说是中医哲学理论向物质理论发展的革命性突破。在经络生物电学说的基础上,王玉玲博士研究了中医理论与生物电的关系,提出统一医学观点。由此可以推测,如果中医理论能够发展到统一的物质理论,中医和西医就能够发展统一为一个医学体系。中医将发展成为生物电医学,同时,生物电医学也将推动分子医学、细胞医学和器官医学的发展,其相关诊疗技术的变革也是革命性的。因此,中医再次成为世界主流医学成为可能,未来的电疗技术将成为统一医学的经络生物电技术。
值得欣喜的是,伴随着新经络生物电理论的提出和以此为基础发明的的无创伤电疗仪器,使我们看到了传统经络理论与现代科学的完美结合,也使我们看到了中医事业科技化现代化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陆寿康.刺法灸法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188~192
[2] 朱玉龙.中国电针学.陕西.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8:2~3
[3] 杨华元,夏国荣.针灸器械应用百问.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7.1:5,125
[4] 李忠仁.实验针灸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2370
[5] 洪文学,刘海燕.电针镇痛的原理及仪器.秦皇岛.医疗卫生装备·2006年第27卷第10期
[6] 张斌,刘选民.针灸器械的类别与原理探讨.咸阳.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27卷第5期
[7]丁超,孙莉.电刺激镇痛研究进展.KnowledgeLecture,2004,11(6):421~423
[8] 张吉.针灸镇痛机制与临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9] 温木生.电针疗法治百病.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5
[10] 王玉玲.中医经络生物电实质探讨.北京.前沿科学.2007季刊·1总第1期
[11] 王玉玲.《生物电医学与中医》 学苑出版社 2008年

通讯作者:王玉玲 
北京大学副教授、山东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神康生物电医学技术学院副院长
通讯地址:北京海淀区农大南路博雅西园9-4-602室
邮编:100094
电话号码:13381086821
E-mail:swdwang@163.com

1山东中医高等专科学校西医部 教授
Shando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fessor
2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所 研究生
Institute of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graduate student
3清华大学2007级  本科生
Tsinghua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
4 北京大学 副教授
Peking University Associate Professor